斯帕24小时耐力赛名车赏析 Vol.2 (1980-2003)

01

在Vol.1小故事中,我们与各位简单温习了斯帕24小时耐力赛的历史概况,赛道特点和几款各具特色的车型。在Vol.2中,我们继续了解斯帕赛道的历史,并将时间向后推移,通过几款1980-2003年间出产的经典赛车,与大家一起继续领略斯帕王者的风采。

首先我们欣赏一段2002年斯帕24小时经典镜头视频预热一下,看看当年那些经典的赛车(时长5:59)


了解SPA…… (第二部分)

1920年落成的比利时SPA赛道,起初利用了三个小镇(Francorchamps, Malmedy以及Stavelot)大量的公共道路。虽然我们称之为斯帕赛道,但是赛道并不坐落在Spa,因此我们常常看到斯帕赛道的英文名字是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

01.1

从诞生之日起,斯帕就以它的高速与危险闻名于世。我们常常把德国的纽博格林赛道称之为“绿色地狱”,其实斯帕赛道也毫不逊色,在斯帕赛道赛车是对车手精神上极大的考验。尤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坐落于乡下的赛道根本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轮胎墙与缓冲区,周围遍布树木、电线杆,所以车手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前F1车手Jackie Oliver曾经说过:”一旦冲出赛道,你都不知道会撞上什么东西!”同时这里多变、难以预测的天气,也大大增加了比赛的难度。

第一阶段(1920-1946)

赛道在1920年最初的形状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像“乌兹冲锋枪”(以色列特产,恐怖分子的最爱)一样,而且长度达到了15公里。

02

第二阶段(1947-1978)

经过对很多弯角的改动修整,1947年之后赛道的长度缩短到了14.1km,斯帕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利用公共道路的赛道,赛车在这里能达到241km/h的平均时速。

03

第三阶段(1979至今)

1979年,斯帕赛道迎来最大的改变成为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赛道长度缩短至7km,冲锋枪一样的形状让人过目不忘。虽然长度大幅减小,但是其高速赛道的特性依然得到保留。

04
05


SPA的那些战车……

06

1984 捷豹 XJS HE

不少读者对上期我们介绍的AMG SEL 6.8感到惊异,原来这样一台身形魁梧的大家伙也能在波澜起伏的斯帕赛道上游刃有余。其实除了奔驰SEL,捷豹也曾在上世纪80年代投入该项赛事。而其选用的赛车豪华程度甚至有过之。

07

没错!1984年捷豹派出了一对XJR SE赛车参赛。当年两台车皆以英国T.W.R. Jaguar Racing w. Motul的名义参赛,简单来说就是厂商车队。从当年比赛的发车图片已经可以看出,两台捷豹包揽了排位赛前排。在正赛中,两台赛车几度与身材更轻盈的宝马赛车交手,而14号捷豹也由于卷入事故退赛。在这样的情况下,由Tom Walkinshaw(著名的TWR车队创始人)、Hans Heyer和Win Percy驾驶的12号赛车还是顶住压力,勇夺全场冠军。将夺得亚军的宝马635 CSi甩开整整3圈。

08

别忘了,这台E-Type的继任者采用5.3L V12发动机,其民用版本定位于奢华GT,类似于今年的宾利欧陆GT或阿斯顿马丁Vantage V12。而其民用版车型可以理解为捷豹XJ四门豪华房车的双门Coupe版,其百公里油耗据说超过了20升。一辆以豪华著称的大型GT在纯粹竞速比赛中夺冠,这样的故事并不是每一年都会发生。

09

10


11

1990 宝马M3(E30) Sport Evo
宝马M3(E30)曾四度(1987、1988、1990、1992)问鼎24小时斯帕耐力赛冠军。而其中的第三个于1990年降临。可能不少90后会感叹数字的巧合。其实,当年的冠军算是该项赛事有史以来“含金量最低的冠军”的之一。因为当年的比赛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被红旗笼罩。以至于第二年的冠军比1990的3248km总成绩多了300km有余。最终,Fabien Giroix、Johnny Cecetto和Markus Oestreich成功击败来自宝马队友和福特Sierra RS500 Cosworth,顺利将冠军奖杯揽入囊中。而后两辆赛车也和冠军一样完成了468圈。而在勒芒比赛中所向披靡的保时捷只在当年拿到6-10位。而日产GT-R(R32)以全场第11、12、13名成绩完赛。

12

 

34

1992两辆宝马M3(E30) 为了冠军的争斗一直持续到最后,24小时的比赛,冠亚军的差距还不到1秒!下面这段视频我们一起回味一下当年的精彩对决(时长6:19)


13

2001 道奇Viper GTS-R

坦白讲,克莱斯勒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与菲亚特“联合组成”菲克集团、撤消SRT独立部门便是很好的例子。然而想当年,号称可以“吞噬科尔维特”的蝰蛇Viper在赛场表现还是相当不错。

14

2001年,搭载8.0升V10引擎的道奇Viper GTS-R赛车成功包揽24小时斯帕耐力赛前四名(Larbre Compétition Chéreau车队包揽冠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垄断。

15
法国车手Christophe Bouchut、Jean-Philippe Belloc和比利时车手Marc Duez驾驶的7号Viper不仅以5圈优势击败了队友Sébastien Bourdais(博尔戴斯,后任F1车手、标致车队勒芒车手)的17号车,还改写了美国品牌未曾在该项赛事夺冠的历史。同时,这也是24小时斯帕耐力赛首次作为FIA GT锦标赛分站。


16

兰博基尼Diablo GTR
提起兰博基尼,不少朋友都会想到2007年在FIA GT珠海站意外夺冠的Murcielago R-SV GT1。黑色的蝙蝠涂装充满炫酷元素。其实在Murcielago GT1之前,还有一款成绩更优秀,同时也更稀有的兰博基尼参加过斯帕24小时耐力赛——Diablo GTR。

17

严格意义上来讲,Diablo GTR是为单一品牌赛事Diablo Supertrophy开发的,当时并没有打算让其投入多品牌赛事,与一众强手竞争。但2001年还是有4支车队携此车参加了24小时斯帕耐力赛。而且令人叫绝的是,这款单一品牌赛车初次参赛便包揽了Cat.3组别的2-3-4名,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单一品牌赛事赛车的认知。(相比之下,此前基于964 Carrera RS民用车打造的964 Carrera Cup赛车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表现的稳定性不尽如人意,多半在开赛几小时便退赛);而在2001年夺得Cat.3组别亚军的瑞士私人车队Alexander Frei继续在次年参赛,并取得SMM组别季军。

18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2002年也仅有Alexander Frei一辆Diablo GTR参赛。在仅仅参赛两年后,Diablo GTR便永久告别了此项赛事。除了规则调整,客户车队缺乏兴趣亦是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想想这款为单一品牌赛事开发的赛车仅生产了40台(原计划生产30台),能有4台在2001年参加斯帕24小时耐力赛,并包揽两个组别领奖台席位已是奇迹。


19

2003 保时捷911(996) GT3 RS
如果仅从车辆的先进程度和速度来看,996 GT3 RS(这里的RS虽与后期街车重名,但实为2款不同车型)显然不及它的接任者,但是996 GT3 RS却在2003年同时取得了2项令人震惊的成绩——24小时斯帕和24小时戴托纳全场冠军。

20
得益于当年斯帕多变的天气,不少马力更强劲的GT组别赛车先后发生打滑,而遭遇机械故障者也不再少数。凭借稳定的发挥,60号996 GT3 RS(N-GT组别,赛车规格低于GT组)最终压倒了更高组别的22号法拉利550-GTS Maranello问鼎全场冠军;而Seikel Motorsport车队的72号996 GT3 RS亦以1圈优势险胜Larbre Competition的GT组别道奇Viper GTS-R,完成低组别赛车包揽全场冠军、季军的壮举。

21
当然,夺冠的保时捷车队也并非全靠运气。图中这台采用鲨鱼涂装的50号保时捷由时任FIA GT保时捷官方车队,德国Freisinger Motorsport运作。这支成立于1967年的保时捷改装商拥有丰富的改装经验,对保时捷赛车的结构也了如指掌。而车手阵容方面,Marc Lieb与Romain Dumas均为现役919 Hybrid车手,其在当时的实力可想而知。而Stephane Ortelli则在后来入选奥迪GT厂商车手,驾驶R8 LMS赛车参加各项赛事。上述阵容可谓实力一流。

22


当年还有这些车……

Honda Accord

23

BMW 320i “FINA”

24

Rover Vitesse

25

Toyota Supra

26

Alfa Romeo Alfetta GTV6

27

Lotus Esprit V8

28

Mitsubishi Lancer

29

VW Golf GTI

30

Seat Toledo GT

31

Morgan Aero 8

32


下集预告

在下期小故事中,我们将于各位分享5款离我们最近的在24小时斯帕耐力赛中表现不俗的赛车。从别具一格的Gillet Vertigo,到雪佛兰精神领袖科尔维特,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33

图片来源:网络

本公众平台作品的所有文字版权归傻豹豹赛车工作室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寻我们的故事频道:

微信平台:FelixRacingStudio

微博平台:傻豹豹赛车工作室_Felix

长按下面二维码锁定傻豹豹赛车工作室哦!还有我们的微博账号哦! 两者故事会同步,方便常常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你 ; -)

felix_qrcode

1

发表评论